外交辞令解读

“外交辞令"是适合于外交场合的话语。借指客气、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,也被称为"没有错误的废话"。其主要特点是委婉、含蓄、模糊和折衷,话语表达异于常态的语言,中性式表达无喜无怒却绵里藏针。读懂外交辞令,听清话外之音。
中国篇:
- 亲切友好的交谈 —— 谈的不错;
- 坦率交谈 —— 分歧很大,无法沟通;
- 交换了意见 —— 会谈各说各的,没有达成协议;
- 充分交换了意见 —— 双方无法达成协议,吵得厉害;
-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—— 双方分歧很大;
- 会谈是有益的 —— 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,能坐下来谈就很好;
- 我们持保留态度 —— 我们拒绝同意;
- 尊重 —— 不完全同意;
- 赞赏 —— 不尽同意;
- 遗憾 —— 不满;
- 不愉快 —— 激烈的冲突;
- 表示极大的愤慨 —— 现在我拿你没办法;
- 严重关切 —— 可能要干预,但也可能萎掉;
- 不能置之不理 —— 即将干涉;
- 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—— 我们将报复,具体手段视环境而定,也可能最终不报复了;
- 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 —— 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(友好)政策;
- 拭目以待 —— 最后警告;
- 请于月日前予以答复 —— 月日后我们两国可能处于非和平状态;
-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*负责 —— 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(这也可能是虚张声势的俗语);
- 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 —— 战争在即;
- 这是不友好的行动 —— 这是敌视我们的行动,可能引起战争的行动;
- 是可忍孰不可忍 —— 不打算忍了,要动手了;
- 悬崖勒马 —— 不要再逼了,想挨打么?
- 勿谓言之不预也 —— 废话不说了,准备棺材吧。
美国篇
- 这个问题问得好 —— 每一个答非所问的回答的开场白。
- 我们在评估目前的形势 —— 我们还什么都没做。
- 我会去了解这个事情的 —— 我可能不会去了解,但明天记者会还可以问这个问题。
- 实际形势瞬息万变 —— 如果我现在表达官方立场,有人可能不满我的措辞。
- 我们欢迎这种讨论 —— 在动用了联邦政府的资源掩盖问题后,我们将透露一下次要的、已公布的信息。
- 所有的选项都摆在桌面上 —— 用炸弹轰炸。
- 我们不能排除任何可能 —— 我们保留做任何事、一切事的权利。
- 我们的立场一直十分清楚 —— 我会重复笼统原则,不回答你的问题。
- 我们严重关切 —— 对一个美国盟友的最严厉谴责。
- 不可容忍 —— 可以容忍 —— 显然,我们还在考虑这个问题。
- 某政策不针对任何国家 —— 某政策是针对中国或伊朗的。
- 我们正与某国密切协商 —— 我们正假装与别国协商,为的是推卸责任和负担。
- 建议你参照……”(版本1):参照以前一位高官的评论,而评论内容实质上与你的提问无关。
- 建议你参照……”(版本2):参照另一个机构的发言人,后者也不会回答你的问题。
- 我还没看到报道 —— 今早我们都看到、并讨论了该报道,但有关它的问题我不太好回答。
- 我想你过度解读了 —— 用于凡是与白宫政策相冲突的新闻。
- 我现在无权评论此事 —— 会有一名匿名“官员”适时地向你透露。
- 某某人可以畅所欲言 —— 某人仍然没有彻底了解我们的明确立场,通常认为,此类人有自己的“一套打算”。
- 对此事我现在没有任何信息提供给你 —— 这是一个让人特别不舒服的问题,我当然不会回答。
- 我不会预先判断结果 —— 推迟就某件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论。